健義徒手治療工作室的新地點

地址:請洽林老師
手機:0972125052

2012年12月20日 星期四

健義工作室要搬家嚕

感謝大家的支持~健義工作室要從原來的衡陽路108號8樓之3,搬到同一棟大樓108號2樓之2,將在12/22號開始到12/30號暫停服務,12/31今年的最後一天於新址繼續為大家服務。

2012年9月10日 星期一

脊椎關節鬆動術簡介





        在脊椎問題的處理中,脊椎關節鬆動術是很常使用的一種「技術」,舉凡頸、胸、腰與薦椎引起的疼痛或是不適,下背痛、椎間盤突出、脊椎小面關節功能失調等,都可以利用此技術來治療有問題的脊椎,減少症狀。而這種技術大致上也分成了幾種學派:
       澳洲關節鬆動術:由澳洲的治療師Maitland所研發出來的一套系統,包含評估及處理手法,著重在找出產生病症的姿勢或是功能性的動作,進而在接近該功能動作的姿勢當中進行脊椎的關節鬆動。
       Kaltenborn鬆動術:Kaltenborn是挪威的物理治療師,他所創立的全身關節鬆動術是目前治療師、推拿師、按摩師等徒手治療人員廣泛採用的,專有的擺位與施力方向的技巧,可以有效促進關節欠缺的活動度。

       至於「整脊」,雖然它也是能夠讓關節鬆的一種方式,但是整脊使用的是速度快、振幅小的一種技術,而關節鬆動術的原則是速度慢、振幅不需在最後底線程度來施 作。(一般將關節活動分為四級,即可動範圍的25-50-75-100%,整脊都是最後90-100%的關節活動中施作)也因為不是在最後底線,因此患者 在用鬆動術治療時,也比較不會產生傷害,危險性也較低,因此如果不敢接受整脊的朋友都可以接受此類手法的治療。

2012年8月15日 星期三

肩痛案例分享

       最近來了一位男性病患,他的主要症狀是上手臂外側跟後側肩胛骨的疼痛,疼痛的時間從開始工作一直到晚上睡著都會不舒服,而且兩側的肩井穴位置也會覺得緊繃,脖子無法維持低頭或是抬頭的姿勢,所以在工作時常常造成困擾。
   
        臨床上遇到這樣的患者,首先都會趁問診的時候評估對方的姿勢,看是否有foreward head(頭部前傾)、駝背、縮胸等,再來就是看對方的工作性質,是否需要長時間使用電腦,例如資訊業者,或是勞力業者,例如生產線上的作業員、自助餐店裡幫忙夾菜的店員,這類性質的員工都容易有肩膀酸痛問題,可以作為判斷是否真是肩膀局部問題的依據。

        再來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詢問病人,手、腳有沒有任何地方會酸麻或是感覺異常(緊緊、刺刺、癢癢、遲鈍感) 。依據結果來判斷是否要進一步做神經學上的檢查,這時候也是判斷疼痛是否為轉移痛(referred pain),如果是的話就要先解決造成轉移痛的問題,不然只處理肩膀局部的部位,患者也無法得到最大的療效。

       回到這位男性患者身上,在觀察與評估過後發現對方有輕微的駝背和頭部前傾,白天上班需要長時間使用電腦,下了班還需要去兼差教學生彈吉他,所以常常忙到三更半夜,睡眠的量不夠(大概只有3-5小時) 、質也不好(睡不飽)。所以每天的工作勞累大量的累積,肌肉觸摸起來也十分僵硬,也有出現扳機點(過度緊繃的肌肉按壓會產生非按壓位置的疼痛,)。這時候幾乎可以確定肩痛應該是局部的問題沒錯了。不過在頸椎的檢查中卻讓我眉頭深鎖,發現此人病情並不單純.......

       個案雖然沒有明顯的駝背或是頸部前傾,但是頸椎的排列卻出現了很明顯的問題,在第5頸椎與第六頸椎的脊突,正常人摸起來的觸感不會很明顯(因為有生理弧度的關係),但是個案摸起來卻特別明顯,整個頸椎摸起來理論上是一個c形,他卻是一個直立的w形,在發現的當下我馬上詢問病人以前頸椎是否有受過外傷(摔車、高處墜下等),但個案只有腰椎受傷的印象,並沒有意外造成過頸椎的傷害,所以針對這樣的發現,造成的原因就還是一個謎,當下也還是以先舒緩個案的症狀為主,不過在接下來要做的頸椎理學檢查中,我的心裡告訴我等等一定會有其他的發現。果不其然,在頸椎按壓的過程當中,也出現的肩膀區域的疼痛,甚至出現在膏肓穴的位置上,驗證了剛剛心裡的想法,但是也說明了病人的肩痛除了局部的問題外,頸椎也參了一腳,讓問題更為複雜。

      個案在接受局部肩部的軟組織放鬆以及頸椎跟上胸椎的鬆動術之後,肩部的緊繃感已經消失,不過肩胛處的酸痛還是存留一半,顯示患者肌肉緊繃的程度必須要密集治療才有辦法處理到更好得情況,也建議這名患者要減少過多的勞累,畢竟那是造成他身體不適的主因,自己的身體還是要靠自己好好的照顧才是最重要的。

     

     






2012年3月2日 星期五

鞋墊介紹--FOOTDISC

        健義徒手工作室現在引進了一款增進足部健康的鞋墊「FOOTDISC」,它是德國人Bjorn Gustafsson所研發出來的。他曾是世界青年鐵人三項冠軍,但是因為小腿肌肉拉傷而終止了運動生涯,但是他轉而投入運動科學,研發了這個神奇的鞋墊,可以減少運動員在運動過程中所可能產生的傷害。而引進這款鞋墊來台灣的歐立達公司,也與陽明大學研究所合作進行研究,研究結果發現自行車手在穿上他們的鞋墊後,可以有效的讓膝蓋在騎車過程中維持較好的活動軌跡,讓大腿的肌肉不容易疲勞,證實這款鞋墊具有保護身體健康的效果。
        雖然FOOTDISC鞋墊是為了運動員開發出來的,但是對於台灣有許多長期站立的工作者,FOOTDISC鞋墊也可以幫助你的足部抵抗疲勞,讓你的腳不會因為一整天的站立或走動,回到家就只能躺在沙發上,所以FOOTDISC鞋墊實在是台灣勞工朋友的一大福音。
        FOOTDISC鞋墊會根據對我們的足部以及整個下肢的身體力學情況,來給予民眾不同的鞋墊款式,首先會評估你的足部是否為扁平足、低弓足、正常足、高弓足四種,再看你的下肢是O型腿、X型腿、直型腿三種,共12種組合, 不同的型態有其適合的鞋墊,也因為符合身體力學的情況,讓FOOTDISC鞋墊發揮更大的效果。
        健義徒手工作室目前可以免費幫顧客評估下肢的生物力學情況,讓民眾試穿適合自己的FOOTDISC鞋墊,體驗一下這最新的足部科技 ,一切都是免費的唷。
歐立達公司網址 :http://www.footdisc.com.tw/index.php

2012年2月9日 星期四

鞋墊的使用時機

        在一次醫療輔具展的參觀中,看到了不少攤位在賣「鞋墊」、「健康鞋」,發現這個產業在台灣也是蓬勃發展當中,過去在學校裡只有看到用石膏取膜製作的特製鞋墊,還是給嚴重足底變形的個案使用,一般人幾乎不會接觸到這樣的產品,但是現在不管是國內,國外也很多家足部輔具廠商紛紛進來台灣,搶時足部保健這塊大餅。其實鞋墊或是健康鞋我們可以把比作像護膝、護肘這類輔助型的產品來看待,在適當地時機來使用其實是可以避免我們在日常生活的活動中產生的傷害。判斷的依據又可以用生活習慣身體結構狀況以及特殊活動需求這三方面來看。
        首先,生活習慣就是平常工作是否需要久站、久走,例如百貨公司的小姐、導遊、工程師之類的工作。百貨公司小姐往往一站就是好幾個小時,上了一天班常常會產生足部的不適,這樣的情況我們可以選擇一些吸震效果較佳,或是可以讓足底壓力較為平均分散(或者正常分散)的鞋墊來輔助,藉由改善工作的勞累更可以增進工作的效率。
        第二個身體結構狀況就是要看我們的腳是否有扁平足或高弓足、內八字或外八字,腳拇指是否有外翻得情況,甚至是否有兩腳不等長的情形(長短腳),這時候就需要專業的物理治療師來評估,看產生這些結構變化的原因出在什麼地方, 扁平足若是因為跟骨外翻造成就必須用鞋墊來矯正跟骨,或是因為低張力產生扁平就要用鞋墊在足弓處給予適當地支撐來矯正。兩腳不等長要先檢查是功能性長短腳還是結構性的長短腳,如果是骨盆歪斜造成的就是功能性長短腳,就需要治療師做徒手矯治的動作,若是結構型的長短腳,這時候就需要鞋墊來補足兩腳差異的長度,才不會因為兩腳不等高造成骨盆歪斜進而產生脊椎側彎的後遺症。     
        第三個特殊活動需求這部份講得就是運動員的需求,陽明大學一項研究指出,自行車車手在騎車過程中,可以藉由鞋墊的輔助改善運動的表現,讓肌肉更省力,也可以避免膝蓋疼痛問題的產生。除此之外也有專業登山者用的鞋墊,這些鞋墊的足弓支撐較為足夠,讓登山者在負重下進行活動時,還能維持良好的足部結構。
        預防醫學的觀念慢慢的被大眾接受,以前人都是受了傷、生了病才會想到找醫師,但是「樹頭顧齁栽、就不怕樹尾做風颱」這仰預防保健的觀念,一定要件立起來,一來可以節省就醫所花得時間,二來身體也可以少一些酸痛,提昇生活品質,因此如果你的腳常常再對你哀嚎 ,那就要趕快找個適合你生活習慣或者需求的鞋墊吧。




2012年2月2日 星期四

傳導痛的概念


       日前遇到一位導遊,因為工作的關係常常要久站,腳踝在年輕時就已經出現退化的現象,所以帶團時只要有休閒時間他就是乖乖在飯店休息,但是他的腳踝與腳趾卻常常產生不適,過年跟家人到餐廳吃團圓飯時,突然產生足部的劇痛。剛開始他自己以為是不適過年吃太好,痛風了。回到家拿了一般的消炎藥就吃,過了幾天也就沒在產生疼痛過。不過因為害怕又痛起來還是跑來找我詢問有沒有改善的方式,我根據他的描述就推測這並不是足部問題產生的疼痛,因為他既沒有外力或意外傷害,疼痛在一週內居然就自己痊癒,又有腰椎與頸椎問題的病史,因此我告訴這位導遊,除了檢查足部之外,腰椎甚至頸椎也應該檢查才能夠確定病因,避免再一次遭受疼痛折磨。 

          身體疼痛的產生除了外力造成,另一個主要原因就是工作疲勞。撇開壓力產身精神上的問題而造成的疼痛,現代人的疼痛問題許多都是治療疼痛部位卻一直沒有改善,這時候就應該要考量到,造成疼痛的原因是不是在其他的部位,也就是所謂的傳導痛。傳導痛除了神經壓迫產生外,也有因為肌肉過於緊繃形成「扳機點」(trigger point),而引起傳導痛。不管是那一種,他們疼痛與問題所在都不在同一個位置,最遠的甚至有足跟痛其實是頸椎第1節造成的(真的是從頭痛到腳)。
       許多民眾還是很直覺得認為哪裡痛就是哪邊的問題,就應該治療痛處,但是往往延誤病情,時間拖的越久,要治療的時間也就要越久。治療師甚至醫師也應該要好好把關,不要延誤傳導痛的患者的病情,應精確診斷病因才能讓病患早日解除疼痛,也不浪費醫療資源。不過我想台灣的醫療要做到這一步可能還要好長一段時間才辦得到了。

2012年1月30日 星期一

大家新年快樂~

   
  也許是因為經過九天的休息,把徒手治療都拋到腦後,開工後接觸在做病人時,面對同一位患者的問題看待的心態卻跟以往不太一樣,解決病患的問題真的有很多方式,但是哪一個對患者是最好得卻是治療師不斷努力追尋的。每位病人的肌肉、筋膜、韌帶、骨頭、關節、椎間盤、神經甚至是病人的心情,雖然是一樣的元素,卻總是用不同的樣貌表現出來,組合成五花八門的問題呈現給我們,我想從事醫療行業除了從患者康復中得到成就感之外,最大的樂趣就是在拆解這些問題吧。 
     新的一年,新的氣象,病人的問題也都煥然一新了~